发布时间:2025-03-10来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编辑:浏览: 次
编者按:医学科普对于促进全民健康水平、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有重要意义;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为顺应国家大健康的策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创新展示医学科普知识,自2024年1月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广西医院)推出健康科普栏目《佛子岭3号医生》,让医学走进大众,让健康融入生活。
今天推出第68期《吴荣华:体检发现EB病毒阳性?别慌!一文读懂“接吻病毒”的真相 》
你知道吗?我国90%以上的成年人血液中潜伏着一种“接吻病毒”——EB病毒。当20岁的小张拿到体检报告时,发现自己的EB病毒抗体呈阳性,这让他瞬间联想到鼻咽癌。但真相究竟如何?抗体阳性就是癌症吗?他赶紧来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找专家问诊。
让我们一起来听医生是怎么说的吧!
EB病毒是什么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属于疱疹病毒家族,因1964年由Epstein和Barr首次发现而得名,其双链DNA结构使它能长期潜伏在人体B淋巴细胞中,伺机“苏醒”。
传播途径
1.唾液传播 :接吻、共用餐具是主要途径,故称“接吻病毒”;
2.血液与母婴传播 (罕见)。
感染后的三种结局
1. 隐性感染 (95%):无症状,病毒终生潜伏;
2. 急性感染 (5%):表现为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 慢性活动性感染 (<1%):可能引发淋巴瘤、鼻咽癌等。
抗体检测:看懂报告单的关键
免疫球蛋白类型与意义
人体感染EB病毒后会产生许多抗体来对抗EB病毒。详细来讲,EB病毒抗原有裂解期的立即早期抗原(主要包括Rta和Zta),早期抗原(EA),衣壳抗原(VCA),核心抗原(NA);针对抗原又分IgG,IgA, IgM。各家医院查的指标不一样。
(1)EBV-VCA-IgM
是EB病毒衣壳蛋白IgM抗体,一般出现IgM,就表示近期感染,如果阳性,提示近期存在EB病毒的感染。一般EB病毒感染出现症状1周后,可能会持续3-6个月后变为阴性,所以一般不需要复查。
(2)EBV-VCA-IgG
是EB病毒衣壳蛋白IgG抗体,一般来讲,IgG是一个保护性抗体,如果阳性,提示曾经存在EB病毒的感染,而且可以持续终身。
(3)EBV-VCA-IgA
是EB病毒衣壳蛋白IgA抗体,一般在人体血液中持续存在数月,以后逐步下降直至转为正常。但当人体再次感染EB病毒时,部分人VCA-IgA可再次出现轻度而短暂的升高。如果该抗体滴度持续增高,应警惕鼻咽癌的存在。例如,从1:5阳性持续升高至1:80阳性,或1:10阳性上升至1:360阳性。
(4)EBV-EA-IgG
是EB病毒早期IgG抗体,虽然称为早期IgG抗体,其实出现时间一般在EBV-VCA-IgG之后,阳性可以作为急性感染(包括原发感染晚期及既往感染再激活)的诊断指标。
(5)EBV-EA-IgA
是EB病毒早期IgA抗体,与鼻咽癌的相关性优于VCA-IgA。
(6)EBV-NA-IgG
是EB病毒核心IgG抗体,这个抗体一般在急性感染出现症状后6-12周开始出现,并可以持续终身。但如果出现阳性,则可有助于排除急性感染。
(7)EBV
DNA载量>10,000 IU/mL :需排查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
简单总结:如果是IgM抗体阳性,则代表近期感染,而如果是IgA阳性,则反映近一年有过感染,但IgA长期阳性,则可能与鼻咽癌发展相关;而IgG阳性则反映既往感染过,其阳性可持续终身。
发现阳性后,如何科学监测
监测计划与依据
1. 无症状者 :
- EBV-VCA-IgA阴性 :每1-2年复查抗体;
- EBV-VCA-IgA阳性 :每6-12个月复查鼻咽镜(早期鼻咽癌筛查金标准),且推荐使用带NBI功能的鼻咽镜能更好的辨别鼻咽部病变。
2. 有症状者 :
- 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3个月:需检测EBV DNA载量及T/NK细胞感染情况(符合CAEBV诊断标准)。
治疗:何时需要干预
1. 急性感染 :对症治疗(退热、补液),多数2-3周自愈;
2. 慢性活动性感染 :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免疫调节治疗,严重者需造血干细胞移植;
3. 鼻咽癌高风险者 :定期鼻咽镜检查,必要时进行鼻咽部活检,早诊早治。
澄清误区:EB病毒≠鼻咽癌
误区1:抗体阳性=癌症预警?
真相 :90%成年人抗体阳性,但鼻咽癌发病率仅3-5/10万。阳性仅提示感染史,需结合抗体类型、滴度,鼻咽镜及影像学综合判断。
误区2:接吻一定会传染?
真相 :病毒在环境中存活率极低,健康成人接吻传染概率不足1%。
预防:与病毒“和平共处”
1. 增强免疫 :适度运动(维持CD8+ T细胞活性)、补充锌(每日5mg);
2. 口腔卫生 :定期牙科护理可降低唾液病毒载量60%;
3. 高危人群筛查:鼻咽癌家族史、华南地区居民建议每年VCA-IgA检测。
EB病毒是人类进化史上的‘老邻居’,与其恐惧,不如了解它、管理它。记住:抗体阳性≠患病,定期监测才是关键!
医生名片
吴荣华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2006年开始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临床工作,临床经验丰富。2014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学习1年,其后分别到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咽喉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学习鼻内镜及鼻颅底外科技术。曾到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完成由钟南山院士组织的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培训。目前负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及过敏中心。
医疗特长:擅长鼻科疾病、鼻过敏性疾病、儿童鼾症及成人鼾症的诊断和治疗。包括:①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真菌性鼻窦炎的内镜微创手术治疗;②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③经鼻内镜慢性泪囊炎、鼻泪管堵塞的手术治疗;④ 过敏性鼻炎的手术治疗;⑤ 鼻腔结构性手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下鼻甲肥大减容术;⑥ 腺样体及扁桃体肥大低温等离子微创治疗,成人鼾症手术;⑦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显微手术;⑧目前致力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综合诊疗;个体化脱敏治疗方案设计和管理;顽固性过敏性疾病的生物单抗靶向治疗。
社会任职: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变态反应专委会常务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委员;广西生物信息学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参考文献
1. 日本厚生劳动省《慢性活动性EB病毒病诊断标准(2022修订版)》;
2. 中国《鼻咽癌筛查专家共识(2023)》;
3. 张文宏《张文宏说传染》(中信出版集团,2020)。(来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