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官方网站

医院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医院新闻>医院新闻

知名艺人去世,曾因“气胸”多次住院,气胸到底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03-11来源:心胸外科编辑:浏览:

分享到:

近日,据多家媒体报道,知名艺人方大同因气胸病逝,此消息一度位居热搜榜首,气胸这个疾病也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并且有专家称该病近年来也逐步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气胸,究竟有着怎样的 “致命威力”?今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广西医院)心胸外科专家就来带大家了解,气胸到底是什么?


气胸定义

气胸,就是气体进入胸腔,打破了胸腔内原本的压力平衡。

正常情况下,胸腔内是相对负压的环境,有助于肺部的正常扩张和收缩。当肺部出现病变,比如肺大疱破裂时,气体就会从肺部漏入胸腔,导致胸腔内压力升高,压迫肺部,影响肺部的正常功能,就像一个气球被额外的气体挤压,无法正常膨胀一样。


临床表现

1.突发胸痛:这往往是气胸最明显的症状,疼痛通常突然发作,呈针刺样或刀割样,持续时间较短,但十分剧烈。很多患者描述,这种疼痛就像胸口突然被猛刺了一下,让人难以忍受。

2.呼吸困难:随着胸腔内气体增多,肺部被压缩,气体交换受到影响,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轻者可能只是在活动后感觉呼吸急促,严重的患者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会觉得呼吸费力,甚至需要大口喘气来获取足够的氧气。

3.咳嗽、低热等不适。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对于症状较轻、肺部压缩程度较小、没有严重不适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主要措施包括卧床休息,减少活动,让身体自行吸收胸腔内的气体。同时,给予吸氧治疗,提高血液中的氧气含量,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以及肺部气体吸收情况。

胸腔闭式引流

如果肺部压缩程度较大,或者患者症状明显,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就需要进行胸腔闭式引流。这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在胸腔上插入一根引流管,将胸腔内的气体引出,使肺部逐渐复张。引流管一般会连接一个引流瓶,我们可以看到气体不断从引流管排出,随着气体的减少,患者的症状也会快速缓解。

手术治疗

对于反复发作的气胸,或者存在明确肺大疱的患者,手术治疗是最好的选择,手术切掉容易破裂的肺大疱,减少气胸复发。手术方式包括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通过在胸部打个小孔,插入特殊的手术器械,对肺大疱进行切除或修补。开胸手术则适用于病情较为复杂的情况,但创伤相对较大,现在绝大多数患者均要求腔镜手术治疗。

如何预防气胸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1.戒烟:烟雾有害物质损害肺组织,降低肺部弹性,增加肺泡破裂致气胸风险,戒烟可有效预防。

2.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充分休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力,利于肺部健康,降低气胸发生几率。

3.健康饮食:多吃蔬果、全谷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用力排便使胸腔内压骤升引发气胸。


合理进行运动锻炼

1.选择合适运动: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适量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与身体耐力。避免篮球、举重等易致胸部受伤或使胸腔内压剧增的运动。

2.做好运动准备:运动前充分热身,降低损伤风险,运动时避免突然深呼吸或屏气。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重视肺部疾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肺大疱等肺部基础病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规范治疗,如切除肺大疱,以降低气胸发病风险。

为了能让更多心胸疾病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自3月1日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国家二级教授张希将每个月在中山一院广西医院定期出诊,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专家介绍

张希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国家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届中山大学名医,羊城名医。

研究方向:擅长各类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主动脉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等小切口微创封堵术,再次及多次复杂的心脏手术,对胸部各种良恶性疾病(肺癌、肺良性疾病、支扩等肺部疾病,食管癌及食管良性疾病,纵隔肿物等)的外科治疗也具有丰富的经验。先后成功为中山一院开展了首例心脏移植、心肺联合移植、心肾联合移植、不停跳冠脉搭桥、升主动脉全弓置换及杂交手术、心房颤动外科消融以及复杂先天心(完全性房室管道畸形、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大动脉调转手术等多种复杂手术。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心血管外科分会第六届及第七届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及第三届常务委员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学会中南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外科杂志》特约联络专家和《中山大学学报》、《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委

科研:主持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十多项基金,发表论文共100多篇。

 从医40多年,先后在美国Tufts大学新英格兰医学中心、Boston大学波士顿医学中心心胸外科博士后研究和工作,以及曾到Harvard大学波士顿儿童中心、麻省总医院、迈阿密医学中心参观学习。对临床各类心胸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直接指导研究生50多位,现均成为全国各医院心血管外科的骨干;帮扶及指导全国十多家医院成立并开展心胸外科。



心胸外科介绍

中山一院广西医院心胸外科,在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整体布局下,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在肺结节综合管理、肺癌多学科诊疗、加速康复外科、胸部微创手术、复杂胸部疾病多学科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瓣膜外科、冠脉搭桥术,心脏移植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科室配备多套先进的微创手术设备,可全方位开展一系列微创手术,包括胸腔镜下 (单孔、单操作孔、多孔) 肺癌根治术、肺段切除、复杂肺段切除、支气管和肺血管重建手术,以及胸腹腔镜联合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剑突下路胸腺瘤切除、胸腺扩大范围切除、手汗症双侧R3或R4切断术、肺多发结节微波消融术等。科室将以中山一院相应专科(国家重点临床专科)为质控中心,与中山一院南沙院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贵州医院等实现高质量同质化管理,促进华南区心胸外科联动质量的整体提升。


主要专家介绍


徐颖琦

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以心脏移植、冠脉搭桥及瓣膜外科为主要研究方向,擅长心脏外科各项手术,如先天性心脏病、瓣膜外科、冠脉搭桥术,心脏移植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华心胸血管外科委员会委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国内核心杂志20多篇,第二作者或以下发表30多篇。

研究方向:心脏移植,冠脉搭桥及瓣膜外科。

专著:《现代小儿外科治疗学》第八章心血管疾病;《门诊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第三十三章支气管、肺疾病。

其他主要工作成绩:1993年“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获校级三等奖;1995年“保留全部瓣下结够的二尖瓣置换术”获校级三等奖。


刘振国

中山一院广西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胸外科工作15年余,深耕肺小结节/磨玻璃肺结节/肺癌的微创外科治疗及快速康复,2023年度完成IV级微创肺结节手术500多例;2022年广东医院最强科室之实力中青年医生;擅长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的微创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肺大泡、手汗症、漏斗胸等良性疾病的胸腔镜微创疗法。

目前担任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会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肺癌多学科防诊治青委会常委等社会兼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基金多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在 JTCVS,ATS等心胸外专刊发表论文多篇。


韩向前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山大学,多次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学习胸外前沿技术。常年从事胸外临床一线工作,对于胸外科常见病诊治熟练掌握,对胸部外科患者的快速康复进行了细致全面的研究。目前开展胸外科外伤、胸膜疾病、肺良恶性肿瘤、食管良恶性肿瘤、纵隔良恶性肿瘤的诊治,擅长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手汗症、胸壁畸形治疗,尤其擅长肺良恶性性肿瘤的诊断及肺肿瘤消融治疗。

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各种医学论文10余篇,主持厅级科研项目1项。任广东省老年保障协会肿瘤防治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外科快速康复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大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行业管理委员会胸外分会,委员。(来源:心胸外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