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官方网站

医院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医院新闻>医院新闻

口咽肿物挡气道 | 中山一院广西医院麻醉团队来“破局”

发布时间:2025-03-14来源:手术麻醉中心编辑:浏览:

分享到: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广西医院)麻醉科成功为一名口咽部肿物困难气道患者成功实施全身麻醉并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患者韦先生(化名),发现口咽部肿物3年,当时未予重视,现因出现吞咽异物感、伴睡眠憋气加重,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最后韦先生来到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

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的帮助下,韦先生入院完善了相关检查,结果显示,韦先生的右侧咽旁-颈动静脉内侧间隙有一个大小约47mm*35mm*72mm的软组织肿块,这也是导致他口咽腔变窄、出现会厌压迫的原因。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表示,口咽部肿物遮挡了正常的气道结构,属于典型的困难气道,常规的气管插管方法很难实施,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患者围术期严重不良事件甚至危及生命。考虑到病情复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找相关科室进行了MDT会诊,制定详细的围术期方案。

面对这一棘手情况,我院麻醉团队经过讨论后决定采用清醒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术为患者的手术保驾护航。麻醉科主任温仕宏教授表示,这一技术能够在保证患者清醒的状态下,通过可视设备清晰地观察患者咽喉部结构,从而更准确地进行气管插管。同时,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麻醉科团队还做好了紧急气管切开的准备。

手术当天,患者入室预吸氧后,温仕宏教授带领团队首先给予患者小剂量镇静镇痛药物,随后实施超声引导下双侧喉上神经内支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面麻醉,充分鼻腔表面麻醉后小心翼翼地为患者实施清醒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术。尽管肿物压迫会厌难以暴露声门,但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温仕宏教授成功在会厌和肿物之间的狭窄缝隙中顺利置入了气管导管,建立起了安全的气道通路,整个全过程患者无明显呛咳。在麻醉科团队的协助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顺利完成手术,将患者口咽肿物进行切除。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体现了我院麻醉科在复杂手术麻醉方面的技术水平,也彰显了多学科协作的强大力量。未来,麻醉科将继续致力于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科室简介

中山一院广西医院麻醉科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科室。科室现有医生团队20人,其中医学博士1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8人;护理团队11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

麻醉手术中心设置有现代化手术室13间,拥有多台先进的麻醉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血液回收机、超声机等仪器设备。科室开展了各类型手术的麻醉,包括脑深部电极置入术、经皮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R)、各种腔镜微创及高龄、急危重症病人的手术麻醉。熟练开展了颅脑术中唤醒、自体血回输、肺隔离、控制性降压、分娩镇痛、无痛纤支镜检查、Tubeless及困难插管等多项技术。此外,还在手术室外开展了舒适化胃肠镜检查、无痛人流、微创介入等麻醉。并且协助医院各病区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工作。注重个体化、人性化服务,高质量完成日常麻醉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主要专家介绍


温仕宏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派驻专家,手术麻醉中心主任。

担任第十一届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十二届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第三届广西肿瘤麻醉与镇痛专委会常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体外循环杂志》编委等。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近5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nesthesia Analgesia、Journal of Immunology、FASEB Journal、Cell Death Disease、Surgery、Shock等杂志上发表30余篇临床及基础相关SCI论著。擅长急危重症、器官移植及老年心胸大血管等手术麻醉,研究方向为“围术期麻醉策略与重要脏器功能保护”。曾获第二届广东省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优秀青年麻醉医师奖、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十大优秀青年和麻醉学青年菁英奖以及广东实力中青年医生。


韦程瀚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从事临床麻醉工作二十余年,熟练掌握临床各亚专科的麻醉,尤其擅长神经外科、普外科、骨科手术麻醉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工作。同时担任广西医师协会休克与脓毒症委员会委员。


何晓华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广西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麻醉工作15年,擅长各亚专科临床麻醉工作,对困难气道、高龄患者的麻醉等疑难危重病例有丰富的麻醉经验。(来源:手术麻醉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