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1来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编辑:浏览: 次
人工耳蜗是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重获新声”利器,与助听器相比,它能重建感音器官,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听力。然而,此前高昂的价格让许多贫困家庭望而却步。自2025年4月7日起,人工耳蜗高值医用耗材国家集采中选结果在广西全面执行,众多贫困听障患者因此受益,生活迎来新希望。连续几个月以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广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也为多名贫困听障患者成功实施人工耳蜗集采手术,为他们开启了“有声之门”。
来自桂平市的双胞胎姐妹,今年16岁,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耳聋。此前,因价格高昂,家长一直犹豫是否接受耳蜗手术。最后家长带着双胞胎姐妹来到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在科室副主任王涛的详细介绍下,了解了人工耳蜗集采落地的相关政策。得知价格大幅下降后,家人立即将孩子带到我院接受手术,手术费用较人工耳蜗落地前节约了十几万元。术后经过开机调试及后期语言康复训练将有望重返有声世界。同样受益的还有两名分别来自梧州市和南丹县的儿童,因听力障碍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手术后,孩子们又重获了“新声”,家长们对此也无比欣慰。
▲多名患儿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完成人工耳蜗植入术
王涛介绍,近几个月以来,科室收治了不少听障患者,其中贫困听障患者占收治患者近50%。此次集采后,人工耳蜗类耗材单套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进口产品也降至5万元左右,降幅达75%。以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例,集采前某人工耳蜗产品价格二、三十万元,集采后仅5万余元,城乡居民医保报销后自费1.5万-3万余元;双侧人工耳蜗集采前价格六十多万元,集采后医保报销后自费3万-5万余元。如果是贫困户,自费仅需2000元左右,形成“国家集采+地方医保+贫困补助”的立体支持网络。“手术只是第一步,术后康复同样重要。我们为患者提供一对一的康复指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有声世界。”王涛说道。
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积极响应人工耳蜗集采落地政策,并成功完成20例手术,为更多贫困耳聋患者带来了希望。科室也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贫困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帮助他们重获“新声”,开启有声新生活。
关于人工耳蜗与感音神经性耳聋
什么是感音神经性耳聋
感音神经性耳聋是因内耳和听神经病变导致的听力损失,常见病因包括遗传性因素(占比超50%)、耳部外伤、噪音暴露、耳毒性药物及年龄增长等。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全球约60%耳聋患者与遗传相关,我国听力残疾人数达2780万,每年新增2-3万病例,儿童群体中遗传因素致聋占比50%-60%。
干预方式:轻度至重度患者可佩戴助听器,重度及极重度患者需人工耳蜗植入;突发性聋等急性病例优先药物治疗,传导性聋可通过手术(如鼓膜修复)改善。
人工耳蜗技术原理与构成
核心功能:人工耳蜗通过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经植入电极直接刺激听神经,绕过受损毛细胞重建听觉功能,是全聋患者恢复听力的唯一有效方法。
装置组成:
1.植入体:置于颅骨表面,电极深入耳蜗刺激神经节,信号经听觉通路传至大脑皮层。
2.声音处理器:体表佩戴,含麦克风与编码芯片,提升嘈杂环境下的语音理解能力。
人工耳蜗植入的适应与禁忌人群
1.适应人群
(1)双耳全聋或听阈≥90dB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
(2)9月以上语前聋儿童及语后聋成人,智力正常且能配合术后训练。
(3)耳蜗无畸形、微音电位消失,佩戴大功率助听器无效者。
2.禁忌人群
(1)听神经瘤术后、电刺激试验阴性者。
(2)精神病史、中耳/鼻咽部感染、硬脑膜损伤风险者。
术后康复与疗效保障
调机与康复训练
1.调机频率:术后1年内每3个月1次,1年后每半年1次,平稳期通常为半年至1年。
2.康复重点:语前聋儿童需系统语言训练,成人侧重听觉适应与语音识别。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简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重点建设学科,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输出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作为依托医院携手共建,实现三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共同发展、同质建设。目前开放床位40张,二期规划180张床位。
专科实力雄厚,现有医护人员20余名,学科带头人李健为中山一院鼻科主任,并且担任中山一院广西医院执行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科室开设有鼻-颅底外科、耳-侧颅底外科、咽喉嗓音外科、头颈外科等亚专科,致力于打造广西壮族自治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疑难危重疾病诊治中心。常规开展鼻息肉鼻窦炎手术、鼻腔鼻窦肿瘤手术、鼻中隔偏曲纠正手术、鼻咽颅底-侧颅底良恶性肿瘤手术、鼻咽癌治疗后复发/组织坏死手术、鼻眼相关/鼻颅底沟通肿瘤手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手术、视神经减压手术、泪囊鼻腔开放手术等手术。
主要专家介绍
李健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中⼭⼤学附属第⼀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鼻科主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执行院长
中华医学会⽿⿐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 ⿐科组副组长
⼴东省医学会⽿⿐咽喉科学分会 常务委员 鼻科组组长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过敏疾病分会 主任委员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访问学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通讯编委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编委
目前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的执行院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鼻科主任。长期深耕鼻科临床、科研与教学,在鼻腔鼻窦手术、鼻颅底相关手术、鼻眼相关肿瘤手术、鼻颅底沟通手术及相应手术缺损修复方面技术精湛,深得患者信赖。
擅长: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及疑难疾病诊治,在鼻科学、睡眠鼾症医学领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鼻科疾病(如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变应性鼻炎、鼻窦肿瘤疾病),睡眠鼾症疾病的诊治方面经验丰富;擅长鼻窦内窥镜手术、鼻窦肿瘤手术治疗、鼻颅底手术治疗、睡眠鼾症外科治疗等。
张 政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执行主任,主任医师擅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别是鼻咽癌、喉癌、下咽癌、甲状腺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及头颈部组织缺损的修复。
王 涛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擅长:耳显微外科、耳内镜耳外科、耳侧颅底外科、耳廓畸形矫正、眩晕疾病的综合治疗。
唐 亮
主任医师,广西医科大学兼职教授
擅长:鼻内镜外科、耳内镜显微外科、鼻耳整形修复外科等精准治疗,以及鼻咽癌、眩晕相关疾病、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等诊治。
陆锦龙
主任医师
擅长:在甲状腺、腮腺、颌下腺等来源的良/恶性肿瘤、神经鞘瘤、神经母细胞瘤等神经来源肿瘤、头颈部脉管瘤、鳃裂囊肿等先天性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熟悉头颈部恶性肿瘤手术后缺损修复。
江 河
副主任医师
擅长:鼻咽癌、甲状腺、涎腺、喉癌、下咽癌等头颈部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
吴荣华
副主任医师
擅长:鼻科疾病(鼻窦炎、鼻息肉、过敏性鼻炎、鼻窦肿瘤)、儿童鼾症及成人鼾症的诊治。善于通过鼻、咽喉内镜的微创手术减少创伤,达到精细化手术和术后快速康复效果。
谢 华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擅长:成人及小儿鼾症的手术治疗;喉显微手术治疗咽喉及声带良性病变;嗓音训练;早期喉癌的激光及等离子手术治疗。(来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